“冬病夏治”,就是冬天易發的疾病,在夏天治療,這是中醫擇時施治的方法之一。
特別是頸椎病、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網球肘等骨關節疾病,這一類疾病在中醫辨證中都屬于陰寒性質的疾病,夏季,尤其是“三伏天”采取治療,可以收到良好的遠期療效。
中老年人群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陽氣逐漸衰退,肌體的防御功能減弱,脊柱、骨關節的退行性老化逐漸加重,加之風、寒、濕等屬于陰寒性質的病邪侵襲人體,骨關節疾病就會發生了。在頸部就會感到頸部僵硬,頭昏,肩背酸痛,上肢麻木,畏寒怕冷等癥狀;在腰及膝關節就會出現腰痛、一側或兩側下肢疼痛、麻木,不能久站久立久走等;在膝關節就會表現為膝關節疼痛、畏寒怕冷、喜溫喜熱甚至出現關節腫脹、活動不利的癥狀,許多中老年人到了夏季尤其是“三伏天”,還在穿秋褲、戴護膝。因此增強和改善體質,顧護正氣,祛除和防止外邪侵襲是本病的防治關鍵。
夏季伏天是治療骨關節病的最佳季節,一方面自然界夏季陽氣旺盛,人體之陽氣亦隨之欲升欲旺,體內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此時利用中醫傳統的膏藥貼敷治療方法,陽虛者予以助陽,內寒凝重者予以溫里祛寒。可以疏通經絡,扶助陽氣,溫里祛寒,從而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的治療目的。另一方面,夏季天氣炎熱,人體腠理開泄,在此季節對骨關節病的患者進行治療,能很好地調節人體臟腑功能,行氣活血,改善體質,祛除風、寒、濕、邪,達到治療目的,有助于徹底清除病邪“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