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微生物為了維持自身代謝、保護生存條件免受其它微生物侵襲,在其生長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次級代謝產物,這些化學物質具有調節本身代謝和殺滅其它微生物的作用,是微生物產生的一種抗生物質。自從微生物產生的這種抗生物質被人類發現并被研制成抗菌藥物以來,人類開始介入了微生物之間的抗生斗爭。細菌也就把人類制成的抗菌藥物視作抗爭的對象,只要接觸過某種抗菌藥物就擇優去劣的進化原則保留并延續那些菌:包括能滅活抗菌藥物的物質,如各種滅活酶,或改變本身的代謝規律使抗菌藥物無法將其殺滅,改變抗生素作用的靶位,降低吸收,增加排出。這樣就形成了細菌對抗菌藥的耐藥性,使本來有效的抗菌藥物在遇到耐藥菌引起的感染時療效下降,甚至完全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