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復治療必須保持骨折良好對位對線,促進骨折愈合。鼓勵有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動(如使骨折斷端緊密相連、相互嵌插);對骨折愈合不利的活動(如使骨折斷端成角、旋轉、分離)須嚴加控制。南京軍區總醫院康復醫學科謝財忠
2. 康復治療應從整復固定后開始,并貫穿于全部治療過程,要循序漸進,運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從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強度由弱到強,活動度使不感到疲勞,骨折部位未出現疼痛為度,直至功能恢復。
3.活動應為恢復肢體生理功能為中心。上肢應圍繞增強手的握力進行活動,下肢應圍繞恢復負重行走能力進行訓練。但是功能鍛煉不能干擾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動,如外展型肱骨外科頸骨折不能進行上肢的外展動,內收型肱外科頸骨折不能做內收運動,尺橈骨骨干骨折不能做前臂的旋轉,脛腓骨骨干骨折不能做下肢的內外旋運動。進入恢復期后要準確的對有障礙的關節進行運動,不能用鄰近的關節來代替。要先恢復關節運動的范圍、幅度及關節活動的順利度,達到關節活動時沒有阻礙,再開始恢復關節運動的質,如與理療配合,則在理療后進行功能鍛煉。
4. 康復治療要在專業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不可暴力強行,同時要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醫患密切配合。
當采用手術治療并獲得穩妥的固定,不需再用石膏等外固定措施時,一般在術后治療并獲得穩妥的內固定,不需要再用石膏等外固定措施時,一般在術后數天,手術疼痛有所緩解后,即應開始功能訓練,手術的好處在于提供了早期鍛煉的機會,避免骨折病的發生,從而最大限度地促進肢體功能的盡早恢復。也有一些骨折必須手術,但又不能獲得足夠穩固的內固定,術后仍需輔以外固定時,也應視具體情況盡早鍛煉。可見,骨折康復治療總的原則是在確保內外固定的同時,強調一個“早”字。